開催日:2024.12.23
会場:東京都中央区新川1-23-5 ONE SHINKAWA 11F
現在の額に対するチャージ額の割合:
オークション手数料:
H: 23cm L: 14cm W: 13cm
銘文:貯。
付木盒
來源:日本藏家舊藏。
此件貯鴞尊是商晚期鳥獸尊的代表器,外形如梟、鷹,融合龍、獸特征,是為鷙鳥。尊蓋作鷙鴞之首,前為面部,相對光素,突出五官;後部滿工裝飾,象征羽毛質感。面龐上浮雕兩條橫眉,末端下勾。陰線勾勒“臣”字目,兩瞳飽滿隆起,正中內仁凹陷。眉眼兩端,外展尖耳,內開方孔。面正前端有勾喙斜上而出,喙根連接一條出戟,直至腦後,模擬鳥冠之貌。以之對稱,眉後頭頂圓雕長頸鹿式角,底部闊,中部收,上端侈。鷙鳥腦後有三條獸體變形紋,沿出戟平行分佈,近者長,遠者愈短。獸體變形紋已不辨原形,只剩粗壯的線條,周圍填充雲雷地紋加以襯托。鳥的眉、面、喙、耳和角上偶有簡練粗陰線勾雲紋,卻無一地紋,與腦後密集的雲雷紋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。尊體作鷙鴞身軀,口微侈,承以蓋下榫圈。頸部收束,前後有出戟,左右有貫耳,將頸部紋飾帶四分,每部分裝飾一獸
目交連紋,輔以雲雷地紋。兩側貫耳與蓋部鳥首兩耳對應,推測應用於穿繩連繫,既可提攜,又可固定蓋部,設計巧妙。
尊腹前部以出戟為鼻基線,裝飾外捲角獸面紋。角、眉連為一體,占比甚大。“臣”字目中雖有圓凸瞳仁,卻無開孔,與蓋部鳥目有別。大口獠牙,下有尖下頜。尊腹後部勾勒出雙翅歸攏,翼根旋轉渦捲。脊背出戟,每側對稱裝飾六條獸體變形紋,四長兩短,似條條長翎。翅下作扇形尾羽,鏤空分隔,邊緣線加粗。腹底承兩獸蹄足,腿飾獸體變形紋,上盤下銳,足緣飾勾雲紋。尊腹的獸面、雙翅、尾羽、兩腿主紋之外皆以細密的雲雷紋填充,肖似羽毛肌理。尾部支地,與鳥腿呈鼎足之立。器底有一銘文“貯”,是為徽記,同銘見
於商晚期其他禮器。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布倫戴奇舊藏貯鼎(圖一),上海博物館藏貯觚,故宮博物院藏貯罍,中國考古研究所還藏有兩件貯爵銘文拓片,均以此字為徽。殷墟侯家莊西北岡 1004 號大墓是明確無疑的商王墓,這裡曾出土兩件貯胄,現藏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。由此推斷,貯器為王室的分枝。鳥形尊數量極為稀少,自西周以來至春秋,鳥形尊多作鳳鳥《目の眼》出版狀,而商器則多為鴞鷹狀,風格獨特,自成一係。目前傳世器僅三十件左右,多為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器,少數為春秋器。這類尊基本出於王侯級大墓,收藏於世界知名博物館或收藏家手中。
想象性的鳥尊屬多種鳥獸元素組合而成,是最具藝術性和觀賞性的青銅禮器。如婦好墓所出兩件婦好鴞尊(圖二),與本件的長頸鹿角和獸蹄異曲同工,皆鷙鴞變形。以鳥為尊者甚少,當只有頂級王公方可鑄用此器。多種鳥獸元素組合而成的想象性的鳥尊更是鳳毛麟角,僅有婦好鴞尊及本件貯鴞尊隸屬此類,乃商代頂級禮器,極具收藏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