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觚尊

開催日:2024.9.11

会場:東京都中央区新川1-23-5 ONE SHINKAWA 11F

現在の額に対するチャージ額の割合:

オークション手数料:18%


H: 36.8cm W: 30cm D: 24cm

付木盒

來源:香港大唐國際,2019年11月24日拍賣,高古藝術專場,Lot10。


此商晚期青銅觚形尊高挑凌厲,高度達 37 釐米,出戟兩端距離 30 釐米,口徑 24 釐米,是罕見的四出戟精鑄重器。尊口沿外侈, 頸部向下收束。腹徑幾與頸底相若,腹壁向外微膨,下承外撇的 高圈足,承以增高的邊條。頸部起四扉棱,粗壯厚實,自頸腹交 界處延伸至頂,末端橫出口沿。頸部上方裝飾四個蕉葉紋,扉棱 倚中軸分隔。蕉葉內以雲雷紋作地,對稱浮雕龍紋。龍紋單目凸出, 內有“一”字形瞳仁;角根圓鼓,呈盤卷狀。其面部、角、身軀、 足寬窄一致,填充雲雷紋。兩條龍紋並配,又呈倒置的內捲角型 獸面紋,這種借體組合的裝飾技法在商晚期高級別禮器上常見。 頸部下方裝飾四條龍紋,首尾追隨環繞,輔雲雷紋地。龍目圓, 頭頂虎耳,向下張口,身軀橫平,尾下垂復又上卷。

腹部與頸部間有橫溝紋空隙。腹起四條扉棱,兩條為鼻基線,裝 飾兩個外捲角型獸面紋,兩條為圖案分界線。獸面紋的角、眉、 目、耳、腿爪呈浮雕散佈狀態,無完整的輪廓,屬變形的獸面紋。 變形的獸面紋分三類:第一種是只保留一些角、目、鼻、耳、爪 等彼此各不相連的線條,多數是素面的,沒有地紋。有的有地紋, 但是仍然沒有紋飾實象的整體感。第二種是只表現一對獸目,其 餘部分皆以細密而有規則的雷紋組成,是構圖的退化現象。第三 種雖只剩下象徵性的大獸目,但其餘的條紋仍然做得相當精麗, 不以其變形而簡陋粗率。尊腹的獸面紋屬第一類,除雲雷地紋外, 五官角爪內亦填充雲雷紋。獸面兩側輔助有上下兩條龍紋,上者 較長,為尖角龍紋,頭下尾上,龍口內向獸面,尾巴外向翻卷。 下者較短,為虎耳龍紋,張口沖下,前爪點地。

圈足與腹部交界處飾兩道細弦紋,足面裝飾兩個屈折角型獸面紋, 出四條扉棱與頸、腹呼應。獸面紋與腹部風格相同,呈變形式, 角、目、爪等分散,兩側配頭下尾上的龍紋。龍體修長,前爪延伸, 後爪勾短,龍尾波折,強勁有力。

尊體紋飾屬商晚期典型的“三層花”風格,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獸 面紋、龍紋線條交界處,多呈凸起的盤轉雷紋,與獸目、龍目等高, 營造出高低錯落、繁密點綴的裝飾效果,足具節奏感和韻律感。

圈足內壁鑄有銘文,惜下方部分為銅鏽覆蓋,依所露字體構件, 上部疑似“日”,下部形似一擔,兩端挑有物品。該銘文為典型 的商代族氏金文無疑,可能為一字,亦可能為兩字。

《說文》云:“尊,酒器也。從酋廿,以奉之。”現今所稱的尊, 指高體的大型或中型容酒器,乃沿用宋代定名。金文之中,稱禮 器作尊彝。尊,象雙手捧奉酉形,彝象雙手獻祭瀝血的雞形,合 起為尊酒奉雞牲祭祀之意。尊彝是祭祀禮器的共名,而非特指某 種禮器的專名,故酒器和食器,金文中泛稱尊彝。依傳世金文可 知尊在當時有專名。尊的形體可分為有肩大口尊、鳥獸尊和觚形 尊三大類。觚形尊在商代晚期後段到西周早期乃至中期流行,春秋晚期又有短暫的復興。

此類尊因級別甚高,製作精美,多收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中。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藏何尊(圖一)、美國紐約賽克勒美術 博物館藏尊(圖二)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魚父丁尊(圖三)、 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藏戈父乙尊(圖四)皆屬此式,均為商 晚期器。另有 1974 年遼寧喀左縣西周窖藏所出商晚期魚丨尊 (圖五)、1985 年山西靈石縣商代墓所出卷父己尊(圖六) 以及湖北武漢漢陽東城垸出土的商晚期大御尊(圖七),可 茲參照。


144_05.jpg


144_07.jpg


144_08.jpg


144_06.jpg


ホーム
オークション
出品・落札
お知らせ